News 新闻详情

证监会同意和元生物科创板IPO注册!科创板迎来基因治疗CDMO第一股

日期: 2022-01-12
浏览次数: 5696
1月11日,证监会官网发布公示,按法定程序同意和元生物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证监会同意和元生物科创板IPO注册!科创板迎来基因治疗CDMO第一股


和元生物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聚焦基因治疗领域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为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提供基因治疗载体研制、基因功能研究、药物靶点及药效研究等CRO服务,为基因药物的研发提供工艺开发及测试、IND-CMC药学研究、临床样品GMP生产等CDMO服务。

看好基因治疗赛道 倚锋资本前瞻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和元生物在申报科创板IPO之前,仅仅在2020年便完成多轮融资,吸引了正心谷资本、金浦投资、夏尔巴投资、腾讯等知名机构。
 
而早在2019年5月,倚锋资本便参与和元生物早期融资;2020年7月,倚锋继续追加领投和元生物C轮融资,成为第三大股东。
 
连续两轮重仓下注背后,是倚锋资本对基因治疗赛道的潜心研究与布局。
 
“和元生物可以说是一个比较能体现我们投资理念和逻辑的代表性案例”,倚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湃表示。他是该项目的发起主导人,也是和元生物董事会成员。
 
朱湃称:“在2018年底的投资研讨会上,我们内部团队重点讨论分析了基因治疗,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个方向绝对很有潜力,这也是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方向。”
 
“但是,我们也认为现在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还处在非常早的阶段,投资风险也不低。上游领域,比如说基因检测已经很成熟,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而下游的企业很多,发展处于比较早期阶段,风险又太高。”

 

证监会同意和元生物科创板IPO注册!科创板迎来基因治疗CDMO第一股


尽管如此,倚锋资本仍旧敏锐地嗅到投资机会。
 
朱湃说,下游打成一片,不知道谁能跑出来,但是我们发现这些公司对于病毒载体的需求非常大,基因治疗CDMO领域值得重点关注。因此我们便把投资重心放在了行业中游。怎么理解?比如说有一拨人去旧金山挖金矿,基因治疗公司就是挖金矿那些人,和元生物就是卖锅卖铲的,它肯定是赚钱的,而金矿不一定是每个人都挖到。
 
基于以上判断,倚锋资本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朱湃表示,锁定方向后,团队当即对国内的基因治疗CDMO公司进行了地毯式搜索,最终选择了和元生物。

谈及为何最终选择了和元,朱湃解释说,和元生物成立时间并不长,但却是中国唯一一家六种病毒载体都覆盖的平台,包括质粒、慢病毒、重组腺相关病毒、溶瘤病毒等。病毒载体类型涵盖多元化,意味着和元可以针对不同疾病领域基因治疗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和元已经建立了一站式的CDMO平台,并且经过了几个产品的实践和验证,从序列到临床样品的制备。同时和元目前在国内应该是唯一的一家专注于做CDMO服务的公司,不会做自己的基因治疗产品,唯一的一个使命是帮助客户制备病毒,是一个pureCDMO平台,在国际上也具有非常大的竞争力。
 
突破“卡脖子”技术,基因治疗前景无限
 
据JainPharmaBiotech的分析,全球基因和细胞治疗行业的市场容量将在2027年超过250亿美元,多家机构预测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3%。而基因和细胞治疗行业的核心即临床级病毒载体的制备技术,全球基因和细胞治疗行业的CRO/CDMO市场容量将在2022年超过36亿美元。
 
目前,病毒载体的短缺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瓶颈,很多开发商为确保病毒供应链,纷纷转向CDMO为其生产病毒载体,Thermo Fisher和Merck KGaA这样的大药企已经开始布局病毒载体CDMO服务。
 
为了突破困扰基因治疗发展的“卡脖子”技术,2016年,和元上海斥资数亿与GE医疗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并于2017年一季度开始建设一次性技术的GMP级重组病毒生产车间,可共线生产多种基因治疗病毒载体,为基因和细胞治疗研发企业提供从小试研发、临床申报中试生产到GMP产业化生产的一条龙服务,全方位加速基因治疗或细胞治疗药物上市。2019年3月5日,双方联手打造的基于一次性技术的GMP病毒生产平台正式开业运营。
 
2018年至2020年间,和元生物基因治疗CDMO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79%、39.51%和71.47%,呈加快增长趋势。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合作CDMO项目超过90个,执行中的CDMO项目超过50个,覆盖多种基因治疗载体、溶瘤病毒、CAR-T等基因药物的Pre-IND、Post-IND各阶段,研发技术产业化持续推进。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10 - 31
2024年10月31日,倚锋资本投资企业华昊中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63.HK,发行价16港元/股。华昊中天董事长、执行董事、首席科学官兼首席营销官唐莉博士(右三) ,华昊中天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邱荣国博士(左二),倚锋资本CEO朱湃先生(右二), 华昊中天董事会秘书、投融资总监刘开林先生(右一),华昊中天董事副总经理、执行董事关津博士(左一)华昊中天的上市标志着港股市场迎来了合成生物学医药领域的首家上市公司,这也是倚锋资本继荃信生物(02509.HK)、盛禾生物(02898.HK)之后,在2024年收获的第三个IPO。华昊中天成立于2002年,历经二十余载砥砺前行,已成长为一家在合成生物学技术驱动下,专注于肿瘤创新药研发与生产的优秀企业。2020年,倚锋资本睿华基金、倚锋十四期基金领投华昊中天,坚定支持其创新药物研发及市场拓展。合成生物学技术...
2024 - 10 - 30
近日,在“2024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暨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发展大会”上,长城战略咨询重磅发布《GEI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揭示了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群体的最新发展态势。本次发布亦是长城战略咨询连续第五次发布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倚锋资本多家被投企业入选:2024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驯鹿生物众生睿创因明生物和美药业拨康视云楷拓生物百因诺生物晟斯生物*图片截取自原榜单独角兽指具有发展速度快、数量稀少、备受投资者青睐等属性的创业企业。潜在独角兽作为独角兽企业的后备军,在引领科技创新、开拓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基于在行业内的多年深耕和前瞻性布局,倚锋资本被投企业中已有40余家入选各类独角兽&潜在独角兽名单。展望未来,倚锋资本将继续保持专注而卓越,不断迭代认知,孵化出更多独角兽企业!
2024 - 10 - 09
近日,深圳市济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因生物”)宣布,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公司研发的核心管线产品——靶向CD19体内CAR-T细胞疗法(In Vivo CAR-T)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中成功治疗一名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实现完全缓解(CR),这是首次得到披露的体内CAR-T治疗复发难治B-ALL的临床数据。倚锋华中基金于2022年参与投资济因生物。济因生物靶向CD19的体内CAR-T(In Vivo CAR-T)管线的产品,目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开展IIT。该临床研究入组的一名复发难治B-ALL患者,该患者在过往的治疗中接受过7次化疗后复发;在接受体内CAR-T治疗一个月后即获得完全缓解(CR),且骨髓中无微小残留病变(MRD阴性);治疗过程中未出现2级以上细胞因子风暴、无神经毒性等CAR-T治疗常见副作用。...
2024 - 09 - 26
2024年9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外科赵强教授带领团队,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HM2002注射液的经心外膜心肌注射给药。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环形RNA类药物正式迈入人体临床试验(First-in-Human)的新阶段,为后续研发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9月24日,该患者已转入普通病房,接受二级护理,生命体征和各项临床指标均保持稳定。截至发稿日,未报告任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环形RNA药物-HM2002注射液首次人体研究是一项研究者发起的探索性研究(IIT),由赵强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试验的主要目标是初步评估在CABG手术中应用HM2002注射液的可行性与安全性,重点监测药物的治疗反应。倚锋资本向康基金于2021年参与投资环码生物。#关于HM2002注射液 HM2002注射液是一种创新的环形RNA(circRN...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2028号皇岗商务中心2座58层
电話:0755-8831-6141
邮箱:info@efungcapital.com
Copyright ©2018 - 2021 深圳市倚锋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