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既是对医者仁心的礼赞,更是对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奋斗者的崇高致敬。值此节日,我们向每一位与生命赛跑的医师,道一声:辛苦了,节日快乐!
当城市渐入梦乡,医院的手术灯依然明亮,主刀医生正全神贯注于手术台前的患者,汗水浸透衣衫,护目镜后的眼神始终保持着极致的专注——这样的生命守卫战,正在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里昼夜不息地上演。
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2024年1-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31.3亿,同比增长13.6%。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医师群体长期超负荷的辛勤付出。调查显示,医护人员常被安排长达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轮班工作。相较于8小时轮班,长时间轮班(12小时及以上)会使医疗事故的风险显著增加。不仅如此,医护人员加班时长从30分钟到2-3小时不等,或额外承担班次,以保障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转。然而,超负荷工作背后,亦潜藏着被忽视的职业风险与身心压力。
近日,河南省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57岁妇产科主任邵医生因长期遭受网络暴力,最终选择跳楼结束生命。据披露,事件起因是一位产妇在分娩时突发羊水栓塞,邵医生为挽救患者生命实施子宫切除术,手术获得家属签字同意并成功保住母婴生命。然而术后产妇因无法接受现实,对邵医生发起持续网络攻击。
翻开邵医生的履历,我们看到的是一部用生命书写的医者仁心史诗:3万多个新生命经她双手迎接到这个世界;二十余年如一日坚守临床一线,被同事亲切称为“邵妈妈”;累计无偿献血超4000毫升;多次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抖音账号记录908条温暖瞬间——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产房里的加油打气、孕产知识的耐心科普...更令人动容的是,她甚至将个人手机号公开挂在主页,方便患者随时联系。
图:邵医生抖音主页
然而,这份毫无保留的奉献,换来了最残酷的回报,也为我们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公众对医疗专业性的理解、对医者的包容,与完善的职业保护机制同样重要。唯有全社会共同搭建“理解 - 尊重 - 保护”的桥梁,才能让医者安心守护生命。
如何让医疗更高效、更安全,如何切实保障医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受尊重、能安心工作的环境,避免类似悲剧重演,不仅是行业的课题,更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心愿。
随着科技与医疗深度融合,现代医学现代医学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姿态重塑医疗生态,为缓解医务人员职业压力开辟全新路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自动化医疗设备、远程诊疗等创新技术的应用,正为临床工作带来更多可能;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应用助力医生更精准地诊断疾病,指导治疗方案;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催生了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等创新医疗器械;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则为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医学教育和科研的蓬勃发展,源源不断地为医学领域注入前行动力。这些跨越式的进步背后,离不开医学教育与科研体系的持续赋能,更与资本市场的战略布局密不可分。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新时代我国卫生和健康工作基本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一国家战略不仅为医疗健康投资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坐标,同时也激活了市场动能。
据来觅PEVC数据统计,2024年四季度,全国医疗服务领域合计发生融资案例45起,环比增加了36.36%,涉及已披露融资金额18.19亿元,环比增加了75.75%。从获投领域来看,2024年四季度医疗研发外包最受资本关注,合计发生融资案例17起,涉及融资金额11.92亿元。
医师精神与资本力量的结合,正在重构生命科学的创新生态——当医生们在无影灯下争分夺秒挽救生命时,资本则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上,布局着守护未来健康的可能性。这两种看似迥异的力量,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共同价值坐标中达成了深度的协同。正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本庶佑所言:“从研究思路来讲,我希望能够认真做好基础研究,并在可能的时候,将研究成果回馈给社会。”
在这个属于医者的节日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白大褂下的无私奉献,更是一个民族对生命健康的庄严承诺。从三甲医院到社区诊所,从手术台到实验室,数百万医疗工作者正在用专业与爱心编织着全民健康保障网。
作为深耕医疗健康领域的专业投资机构。自成立以来,倚锋资本深度投资了100余家境内外优质企业,其中茵诺医药、烛照生物、中眸医疗、恩沐生物、汉诺医疗、世纪康泰、霆升科技等正是由医生领衔创立的优秀企业。倚锋资本作为赋能者,其投资远不止资本支持,而是包含技术评估、临床设计等全链条的产业赋能,其核心在于将医师的临床智慧,转化为可规模化的医疗解决方案。
以茵诺医药为例,其创始人马茜博士从临床患者的迫切需求出发,精确把握当前医疗行业个性化、精准化诊疗的趋势,创建茵诺医药平台,并致力于全球首个动脉粥样硬化纳米靶向制剂的研发。历经8年研究,马茜团队成功构建动脉粥样硬化纳米靶向制剂平台,并顺利孵化第一个脂质体靶向药物(YN001)。该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短期内显著逆转,实现了全球首个心血领域的靶向纳米药从实验室到临床试验的艰难跨越,为实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根本性治疗迈出卓越的一步。
烛照生物则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波团队前期发现DR新靶点Sema4D(EMBO Molecular Medcine,2020),随后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浩团队开发出靶向Sema4D的“智能超分子肽”,并成功研制出其滴眼液,以眼表滴剂给药的无创治疗方式,可有效减轻DR的血管新生和渗漏,与传统注射抗体等效,且抗渗漏效果更优。这些优秀案例,都印证着倚锋“临床需求驱动创新”的投资理念。
倚锋资本CEO朱湃表示:“基础研究的转化效率是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核心瓶颈。从历史数据看,我国早期有部分实验室阶段研究成果因缺乏商业化路径而终止于科研机构——这本质上反映的是创新价值链的断裂。与美国成熟的机制相比(如Flagship Pioneering的学院派孵化模式),我们亟需建立‘研-资-产’协同体系,就是让科学家专心搞研究、资本帮着找市场、产业负责做转化,形成‘从实验室到病床’的无缝衔接。而在这个过程中,倚锋正扮演者科研技术的‘经理人’角色”。
值此医师节之际,我们向所有奋斗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同仁致以崇高敬意!倚锋资本始终致力于发掘和赋能医者创业项目,提供从技术评估、产业资源到资本支持的全方位助力。如果您是怀揣创新梦想的医师,如果您想让临床智慧惠及更多患者,欢迎投递BP至:pr@efungcapital.com,我们期待成为您最坚实的后盾。
最后,再次致敬每一位“以德为帆,以术为桨”的医者,祝医师节快乐!愿我们携手,让更多创新医疗成果惠及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