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18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网主办的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北京盛大举行。
本届峰会紧扣 “分化”主题,深入剖析当前经济发展态势。当前,一级市场已步入 “分化”关键阶段,在市场机制的内在驱动与政策导向的有力引导下,各行业加速迈向转型升级进程。“分化”趋势为市场发展既带来重要机遇,也带来诸多挑战:
比如,全球化进程的分化、地缘政治的博弈重塑着投资格局;募投管退压力下,投资人愈发关注被投企业盈利能力与多元化退出渠道;AI革命浪潮中,各行业正加速分化与重塑。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投资人亟需研判宏观形势、关注政策变化,聚焦科技产业、构建长期生态、夯实修炼内功,寻找行业大考下新解法。
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张革在峰会现场致辞中表示,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是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盛会之一,将提供最佳的合作平台、最优的政策供给、最好的服务保障,诚挚邀请广大投资人、企业家朋友来海淀投资兴业,共同书写科技、资本、产业、人才融合发展新篇章。
峰会启幕后,中美关系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金灿荣就近期关税战热点话题进行评论,他指,“面对关税战,我们要想办法把坏事变好事,用美国的压力推动国内的统一大市场建设,真正实现双循环、内循环”。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则在峰会中表示:“新质生产力时代,创投基金将居于金融服务体系的核心的地位,但核心地位并非一定要单打独斗、孤军深入。有健全的服务体系才能实现真正的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良性循环”。
从现场参与人员来看,本届峰会嘉宾涵盖范围广、层次高,超过数百名政府领导、经济学家、投资大咖、企业家、创业者以及主流财经媒体代表,共同探讨在分化浪潮中,一级市场如何重塑投资格局,把握新机遇。
4月17日下午,倚锋资本CEO朱湃受邀出席峰会《出海盛行,内卷加剧,中国药企聚焦原始创新》主题圆桌对话——从投资人角度,围绕药企如何更好出海、如何助力药企跨越“从实验室到商业化”死亡谷等话题展开激烈讨论。
与此同时,本届峰会在4月18日发布《投中榜2024年度榜单》,倚锋资本凭借出色的投资表现,揽获众多奖项——倚锋资本分别荣获:投中2024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100、投中2024年度中资创业投资机构TOP50 、投中2024年度中国最佳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机构TOP30。
01 投资机构,如何助力药企穿越死亡谷?
近年来,受地缘政治摩擦、资本寒冬、监管趋严以及IPO通道收紧等多重挑战,国内生物医药一二级市场的投融资整体呈现下行趋势。资金紧缺情况下,不少药企面临“死亡低谷”的经营局面。
针对这一情况,生物医药圆桌对话就投资机构如何助力药企穿越死亡谷进行话题讨论。在对话中,包括倚锋资本CEO朱湃在内的八位知名投资机构管理者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助力策略:
第一种策略,积极协助药企后续融资。投资机构可为药企制造各种后续融资机会,可通过并购交易,也可通过包括与政府平台等路径为药企寻找融资机会。
第二种策略,助力药企加速研发产品进度。投资人可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和产业人脉,为初创药企进行相应资源赋能,加速药企的专家认证、临床速度,最终加速产品落地。通过产业资源的桥接,使药企更好活下去。
第三种策略,为药企做BD对接、投资销售端助力企业卖货。投资机构可组织对药企有业务需求的公司进行探访交流,从而产生BD资源导入;也有投资机构选择与零售药企一起成立合资公司,在销售端更好为药企进行产品销售,最终做出不错效果。
倚锋资本CEO朱湃的想法则是:他倾向利用激励机制帮助药企更好发展。
朱湃认为,投资机构需要切实做好投后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帮助药企发展。一方面,朱湃认为要通过针对性设计投资经理的激励机制,将其个人收益与所投企业的发展挂钩,以此激发投资经理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激励机制打破组织内部分工界限,促使与项目方关联度较低的经理及合伙人主动调动资源,形成全员协同赋能企业的合力,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投后服务支持网络。
另一方面, 在投资链条中,LP 有时会将压力传导给项目方。朱湃强调,投资机构必须承担起有效沟通桥梁的角色,与 LP 建立常态化、深度化的沟通机制。
朱湃特别指出,企业发展往往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许多创新药企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关键阶段,需要的是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与耐心的资本陪伴。投资机构唯有妥善平衡好 LP 诉求与企业发展节奏,才能为药企营造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助力其突破阶段性瓶颈,实现长期价值增长。
02 药企出海,剑指何方向
过去两年,出海无疑是国内企业不可错过的淘金趋势,对生物医药行业而言也不例外。
对于药企如何出海这一话题,朱湃表示,目前中国药企出海主要分为License Out和New Co两种模式:
License Out是指,企业通过将自身研发的知识产权或技术授权给其他公司,在特定地区或市场进行商业化开发,从而获得预付款和后续销售分成的交易模式。
New Co则是,企业通过将创新药的海外权益授权给新成立的公司,并以股权或现金形式对价,从而实现资本与创新的结合。此外,朱湃认为GLP-1、代谢、自免以及CGT等,都是未来很好的License Out机会。
朱湃在谈及未来药企出海的大方向时指出,短期内,中国药企无需过度执着于 first-in-class。从当前国内药企的发展阶段与全球医药市场格局来看,将best-in-class做到极致或许才是务实且明智之举。
在圆桌对话结束后,倚锋资本CEO朱湃凭借出色的洞察观点,获得台上嘉宾投票,成为仅有的两位 MVP 奖得主之一。在友好的交流氛围中,嘉宾们共同展望生物医药更美好的明天。